如来(梵语:Tathāgata),音译为多陀阿伽陀,佛的称号之一。tatha 意思是“如”,agata 意思是“来”,如来,“就像来了一样”。如指真如,含两层意思:凭借真如之道,通过努力,不断累积善因,后终于,故名如来,也就是真身如来;通过介绍真如之道,使众生增长智慧、消除烦恼、获取利益,故名如来,也就是应身如来。也有解释作“如诸佛而来,故名如来”。民间常以如来、如来佛专指释迦牟尼佛,释尊,即当时的悉达多太子。实际上这称呼是不确的。如来是佛的德号之一,如来的意思是“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,故名如来”。所以如来与佛,二者只能称其中一种。
因为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称,并不说明是某佛,正像称人为先生阁下不能说明是某人一样。佛有十种称号,“如来”是其中之一。
二、
“如来”即是“佛”,“如来”和“佛”实际是一个意思。
方云禅画 入门便悉弥勒笑...不如时与世尊交
一般都知道,释迦牟尼佛或诸佛通号有“名号”。但是,虽称十号,一般皆列举十一号。
北朝(北魏以后),陕西如来佛像,佛像头为盖碗式,长脸而瘦,高鼻大耳,闭目凝神,面目清癯,高额发髻,呈螺旋式,披袈裟,袒右肩。有的结跏跌坐,有的盘腿坐,掌心朝上。佛座或为点腰较矮的须弥座或为4足方座。有的头攮项光,有的身后有背光,皆尖,周围作有火焰纹。北魏造像还有一显著特点是两旁常为1至2菩萨,多为立姿。